欧洲史笔记348:19世纪中叶的精神转折是唯物主义终结唯心主义吗?
1856年柏林《国家日报》的评论,道出了19世纪中叶欧洲市民对唯心主义的失望与对唯物主义的追捧。彼时人们厌倦了唯心主义“缺乏理想目的”的空泛,转而惊叹于唯物主义指导下物质力量的爆发:工业扩张、交通革新、货币流通激增,短短数年便重塑了社会生活。这种对“可见成果”
1856年柏林《国家日报》的评论,道出了19世纪中叶欧洲市民对唯心主义的失望与对唯物主义的追捧。彼时人们厌倦了唯心主义“缺乏理想目的”的空泛,转而惊叹于唯物主义指导下物质力量的爆发:工业扩张、交通革新、货币流通激增,短短数年便重塑了社会生活。这种对“可见成果”
犹太教对唯物主义的看法是复杂且辩证的。它并不断然否定物质世界的重要性,但坚决反对将物质追求视为人生的终极目的。
唯物主义(特别是其现代形式,如物理主义)将其研究范围严格限定在了我们之前所定义的 “尘世” 和 “人间”的物质层面。它主动选择了一种方法论上的自我限制,以此追求知识的清晰性和确定性。